第一套人民币

开国货币,人民币的开山鼻祖

截止到目前,我国一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作为“开国货币”,人民币的开山鼻祖,其独特的政治意义与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没有其他任何一套人民币可以比拟,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足迹,承载了新中国第一代建设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梦想,这一梦想,被一代又一代的后继者承接与传递,秉持着先辈们勇于开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为美丽的中国梦,不断努力前行着……

面额最高
176552
版别最多
62
存世量最少,有据可查
5
拍卖价格最高
500万难求
流通时间最短
7年      
收藏难度最大,已退出流通
60


中国人民银行旧址 中国人民银行旧址雕像 右为董必武



第一套人民币的诞生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当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同志为该套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行名。194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到北平(今北京),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至1951年底,人民币成为中国唯一合法货币,在除台湾、西藏以外的全国范围流通(西藏地区自1957年7月15日起正式流通使用人民币)。1955年5月10日起,第一套人民币全部停止流通使用。

上百幅经典画面

纪录开国建设者的创业奋斗史

第一套人民币是以解放区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各方面的典型实例作为图样题材,涵盖农业、工业生产的劳动场面、陆地、水上运输的场景,以及北京、内蒙、新疆等地的风景和历史名胜,生动展现出我国解放事业的发展及建国初期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梦想及展望,使人们领略到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建设新中国、新社会如火如荼的激情岁月。 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结束了几十年的币制混乱历史,保证了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需要,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对稳定建国初期社会秩序、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2种面额 62版别

第一套人民币自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建国前发行的票面沿用“中华民国”字样,1949年12月之后发行的,启用从1949年开始的公元纪年号。62个版别中, 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全套面额总计176552元。



2 种版别
4 种版别
4 种版别
贰拾
7 种版别
伍拾
7 种版别
壹佰
10 种版别
贰佰
5 种版别
伍佰
6 种版别
壹仟
6 种版别
伍仟
5 种版别
壹万
4 种版别
伍万
2 种版别







“绝品四珍”

收藏界的瓶颈品种



由于第一套人民币停止使用已达半个世纪之久,其间又经历了多次政治、经济等改革,存世量已不多,其观赏、纪念、珍藏、传承、投资价值与日俱增。其中,壹万圆(牧马)、伍仟圆(骆驼)、伍佰圆(瞻德城)和壹万圆(骆驼),由于分别只在内蒙、新疆地区发行,流通时间短、面额较高,存世量极少,非常罕见,为收藏难度达到五星级以上的瓶颈品种,被业内人士誉为“绝品四珍”。